中國人一向喜歡大團圓的故事結局,隊列整齊的集體照是*具中國特色的。國外某藝術展的“中國”主題里,就有一張放大成人大小的黑白集體照,讓海外的中國人一看就倍感親切。
每個中國人從小到大都拍攝過不少的集體照、同學聚會、畢業分別、外出游玩、大型會議或培訓。。。似乎都少不了一張集體照。同時集體照又是我們保存得較好、較耐人尋味的照片,每每回憶往事,都喜歡把集體照捧在手中,辨認當年的朋友,不經意間就會流露出灰心的笑容。
拍集體照看似不難,實際上要拍一張好的集體照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。拍攝集體照一般在戶外,自然光可以使集體照中每一個人的臉上分布的光線均等。拍集體照要避開正午的陽光,因為正午陽光過于刺眼,會讓人瞇眼睛,皺眉頭,同時還會在兩上留下難看的影響。較好是選擇早上或者下午光線柔和的時候,光線側一些,有利于塑造立體感。
拍攝集體照,排列隊形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,這是考驗一個攝影師的協調能力的時候,也是拍攝一張成功的集體照重要的一步。拍攝的時候一般都會找有階梯的地方,讓隊列彼此錯開,如果需要在標志性的背景前拍攝,而那里又沒有階梯的話,就要搬一些凳子“一排蹲,二排坐,三排站,四排腳下墊板凳?!比绻桥臄z比較正規的集體照,*二排的座位往往安排給**坐,職位較高的坐中間,這是拍集體照不成文的規矩,照相館都是這樣做的。對焦也是要對著*二排中間。
各排的人物要對空戰,后一排的人要站在*排的兩個人的空隙后,讓高個子站到后面去,前面的熱不能擋到后面的人的頭部。后面的每一排都可以比前面一排多兩個人,讓整個隊形呈扇形排列。人數太多的話,可以以中間為標準,兩邊的人往往中間側身排列并靠攏。
排列好隊形后,就是拍攝了。拍攝集體照較好使用標頭,如果是DC的話就用50mm焦段(相當于135相機),因為這個焦段成像變形較小,成像也是較好的。廣角是拍攝集體照的大忌,因為廣角鏡頭有個特性,就是夸大照片的縱深感,透視關系很強,很明顯地表現近大遠小。如果用廣角鏡頭拍攝集體照,就會造成前拍的人頭部大,后排的人頭部小,這樣的集體照片是*其失敗的。
三腳架是必不可少的,它可以幫助你專心構圖取景,獲得*清晰的影響,因為集體照上的任務臉部很小,看照片的時候就特別注意細節,輕微的相機抖動都會使照片模糊??扉T線也是必需的,有些DC不能外接快門線,那只能盡可能輕地按快門了,這樣的情況下是不能喲個 功能來替代快門線的,因為你很難協調眾多的拍攝對象在 快門釋放前進入好的狀態。
取景的手不要**太滿,因為邊緣的變形會大些,清晰度也會差一些。用較大分辨率拍攝,畫面取大一些,后期在裁剪即可。拍攝的時候注意把*排取全,不要把腳切割掉。
在保證一定的快門速度的前提下,盡可能用小光圈,因為小光圈可以獲得*大的景深,保證照片中的任何一排人物都是清晰的。用當光圈的話會造成景深過小,照片局部清晰。
取景完成后,眼睛可以離開取景器了,因為拍攝對象相對穩定,相機也固定在三角架上。然后右手捏住快門線(或輕按快門),然后面對拍攝對象大聲發出準備指令,因為拍攝對象人數眾多,難免有人心不在焉,所以發出指令的聲音一定要洪亮,把眾人的注意力都吸引過來,必要的時候左手可以配合做一下手勢。
拍攝的過程中難以保證每個人的表情,動作都到位,所以要多拍幾張,留待后期選擇較滿意的一張進行批量擴印。
后期制作的時候可以加上合影標題以及人物姓名等,具體看要求而定。
拍攝全家福性質的群像,具體方法跟上面拍攝集體照的方法大同小異。一般10來人的全家福兩排就夠了,前拍放幾把椅子給長輩坐,照例是年紀較長著或者輩分較高者坐在中間,*排兩邊的空隙可以讓小朋友站,成年人就站在*二排。背景可以選擇喜氣的紅色背景,或者中堂,抑或者石自家大門口。不過在城市里能在自家大門口拍攝全家福的家庭恐怕不多了,如果過年回到鄉下,到長輩的老宅子門口拍一張全家福,倒是個不錯的選擇。
上面說的是比較正規的集體照的拍攝,如果是三五好友結伴出游,拍攝的群像就可以隨意一些??梢砸黄鹱诘厣?,可以三個坐著兩個站著,可以一起躺在地上,可以三個坐著兩個站著,可以一起躺在地上,相機從高處進行俯拍,可以全部站著,相機放低進行仰拍,總之可以充分發揮你的想象力,彰顯個性,隨心所欲地拍攝。本身就是外出游玩,拍群像也可以是開開心心,無拘無束的。